28 7月 居住行为与户内空间-空间秩序
居住行为与户内空间
居住行为是家庭生活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,是生活空间状态的推移。其“外在表现”是人与户内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,可通过环境心理量表和环境物理参数来表达。而“状态的推移”则是生活行为的空间表现,可用图形来表达。
空间秩序
人在户内活动的行为是千变万化的,其活动程序也不能全部模拟。我们只能找出与空间关系比较密切的部分,按照人的生活习性、活动特征、行为规律进行模拟化,用图形表达出来,这就是居住行为空间秩序模式。
这是一种对户内活动行为空间关系的预测。以往我们称之为功能分析图或功能流程图。这里不同的是在于,告诉设计者,这是一个空间关系,每一个圆圈表示一种功能空间,它可以是一个建筑实体,也可能是某种家具设备所构成的空间限定。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,也显示了户内生活功能的空间分布,它们之间连接的线,表示了两种功能关系密切的程度,可能是走道,也可能是一扇门或一个门洞。这就为户内空间设计提供了空间组合的依据。
图中A为居住行为总体空间秩序,表达了主要功能为起居、休息、家务、卫生四个部分的空间关系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休息和卫生为私密性空间,故处于尽端位置;起居和家务为开放性空间,故处于通过式位置。由出入口经交通空间再进入起居和家务二个空间,故户内空间如有二个出入口则更为方便,一个为主要出入口,一个为辅助出人口。由于居住标准的差异,居住行为的总体功能也有很大的差异。对于一般标准的住宅,交通和起居两部分可合为一体,成为一个小厅,或为一个通道。家务部分也只是一个从事炊事的厨房。卫生部分只是一个设有浴缸和便桶的卫生间,休息部分只是一个或两个卧室。这就是我国城市住宅现行的标准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物质经济条件的改善,休息、卫生、家务、起居四个部分,又扩大为B、C、D、E四个部分,即为休息行为空间秩序模式,卫生行为空间秩序模式,家务行为空间秩序模式,起居行为空间秩序模式。这就扩大了休息空间,增加卧室数量(如成人、孩子、老人卧室);扩展了卫生空间,将盥洗与洗浴及便溺分开,成为独立的盥洗间和卫生间;扩大家务空间,成为厨房和杂务间;扩大了起居空间,成为客厅、书房、健身房及游艺室,此时的交通空间也将扩大为独立的门厅。这就成了高标准住宅。我国目前所出现的“别墅”基本属于这种类型。
抱歉,评论暂时关闭。